流式荧光集多种特点于一身应用于多种领域
浏览: 403|
发布时间:2022-09-28
|
流式荧光技术是继生物芯片技术、化学发光技术之后的新一代高通量分子诊断技术平台,是临床诊断领域及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。其综合了有色微球、应用流体学、激光技术及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技术优势,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、核酸检测、酶学分析、受体和配体识别分析等研究领域。
流式荧光,又称悬浮阵列、液相芯片等,是近20多年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技术。该技术以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,集流式原理、激光分析、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,多指标并行分析,多可一管同时准确定量检测2-500种不同的生物分子;具有高通量、高灵敏度、并行检测等特点。
流式荧光技术的优点介绍:
1、高通量:将许多种不同荧光编码的微球放在同一反应体系内,一次可同时检测2-500种生理病理指标,这与传统方法的逐个检测相比是质的飞跃。
2、高敏感性:流式荧光技术检测下限可达0.01 pg/ml,常规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仅为μg级,比后者检测的灵敏度提高10—100倍。
3、线性范围宽:检测的线性范围比常规的ELISA方法高10倍以上,可达3-5个数量级。检测浓度范围为pg-μg级。
4、反应快速:因流式荧光技术的杂交或免疫反应在悬浮的液相中进行,反应所需的时间短(从2 h缩短到20—40 min),杂交后常不用清洗,即可直接读数,所以检测效率高于固相杂交。
5、重复性好:杂交发生在准均相液体环境中,其结果稳定,重复性非常好。检测时,抽取其中的100颗微球读数,终的数据取其均值或中位值,这样可将误差减到小。
6、利于探针和被检测物的充分反应:由于液相环境更有利于保持蛋白质的天然构象,所以也更有利于探针和被检测物的反应。
7、操作简便:流式荧光技术平台的整个反应过程只涉及加样和孵育,后上机读数,操作步骤少,简单易用。
上一条: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工作原理